□ 识别不对称的特定双链DNA序列,在其外侧的一定距离切割双链的Type IIS限制酶
□ 在mRNA合成模板的Poly (A) 尾不残留残余碱基,防止翻译效率的降低
□ 酶及反应缓冲液(附带试剂)中均不含BSA
|
|
■ 识别位点
|
|
|
■ 制品内容(Code No. 1228A)
|
BspQ I, HQ(20 U/μl)
|
20,000 U
|
10X BspQ I Buffer, HQ
|
10 ml
|
|
|
■ 制品说明
|
BspQ I, HQ (high quality)可用于非临床试验中有效药物成分的制备和GMP级别下药品生产的工艺开发,也可用于RNA医药研发的基础研究。本制品不仅不含任何人或动物源性原料,而且在最终组成液中无β内酰胺类化合物。
本制品具有与BspQ I (Code No. 1227A/B)相同的性能,可识别特定的不对称双链DNA序列,并在识别序列外侧切割双链,是一种Type IIS限制酶。因此,在制备用于体外转录 (IVT) 的线性化质粒时,通过在靶mRNA的Poly(A)序列后引入本酶的识别序列,就可以设计在Poly(A)尾后无冗余序列的mRNA。
|
|
■ 其他特性
|
溶液组成:酶及反应缓冲液(附带试剂)中不含BSA 。
反应温度: 与一般限制酶不同,最佳反应温度为50℃。
|
|
■ 用途
|
用于mRNA合成的模板质粒的线性化
|
|
■ 保存
|
-20℃
|
|
■ 起源
|
Escherichia coli carrying the plasmid containing the gene for BspQ I
|
|
■ 一般反应混合物和培养时间体系和反应时间
|
BspQ I, HQ*
|
1 μl
|
10X BspQ I Buffer, HQ
|
10 μl
|
DNA
|
≤10 μg
|
无核酸酶灭菌水
|
up to 100 μl
|
|
↓
|
在50℃下孵育1小时。
* BspQ I, HQ最后添加到反应液中。
|
|
■ 反应温度
|
50℃
注:37℃时酶的活性下降到50℃时酶活性的30%左右。
|
|
■ 使用注意
|
不要剧烈混匀酶制品。
|
|
■ 活性确认
|
在50 μl反应体系中,50℃温度下反应1小时切断10 pmol荧光标记探针的酶量定义为1个活性单位(U)。
|
|
■ 热失活
|
70℃加热20 min
|
|
■ 甲基化的影响
|
该酶对dam、dcm和CpG甲基化不敏感。
|
|
■ Star活性
|
Star活性可能是由于过度孵育(例如>4小时)造成的。
|